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源研究所代表團訪問管理與經濟學院并作學術報告
2009年5月27日下午,應管理與經濟學院魏一鳴院長的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源研究所KHOO Chin Hean(邱進賢)所長,ANG Beng Wah(洪明華)教授與周鵬博士訪問了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和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并分別作了題為“Energy Studies Institute and Its Roles”和“Getting Papers Published in Energy Journals”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魏一鳴院長主持,近30名教職員工和研究生出席報告會。
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介紹研究方向和成果
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的諸位研究人員首先向來訪的三位學者介紹了各自的研究領域與取得的成果,展示了CEEP較為深厚的科研積累。
邱進賢所長作報告
在邱進賢所長的報告中,他首先介紹了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源研究所(the Energy Studies Institute,ESI)的基本概況。ESI致力于對地區、國家間的能源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有:國際貿易中隱含的CO2排放分析,新加坡能源效率分析,電力與天然氣市場的管理與發展,新加坡能源消費行為分析,新加坡能源技術路線圖研究等;邱所長還介紹了ESI的組織架構與管理模式。
洪明華教授作報告
洪明華教授首先介紹了他們的團隊在能源經濟學的一些最新研究進展和科研項目。在報告中,洪教授比較了不同國家的進出口貿易所隱含的CO2排放量,特別是新加坡進出口貿易中隱含的CO2特征。然后,洪明華教授重點講解了如何寫出高水平的研究論文。他從論文的投稿、評審出發,詳細介紹了在高水平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的過程;并總結了提高論文被接收可能性的方法,包括選擇適當的期刊,注重所投期刊的格式要求,注意非技術因素(標點符號、公式的正確性等),文獻綜述全面并且緊跟學術界最新進展,結論要建立在前文的基礎上,等等。最后,洪教授向大家強調了學術道德的重要意義,包括不能剽竊、引用文獻全面、不能惡意批評等。報告會的最后,與會人員就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消費方責任與生產方責任的選擇,新加坡的科研模式與中國的區別,中國政府在氣候談判中的立場等問題,與邱進賢所長、洪明華教授和周鵬博士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
來訪學者與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人員合影
邱進賢(KHOO Chin Hean)簡介:
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源研究所執行董事(所長)。他于20 世紀70年代起任職于新加坡環境部,1995 年離開環境部(時任環境政策與管理司司長),擔任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院長。2000年被任命為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局長,2001-2008 年擔任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局長,期間直接領導了新加坡能源部門的改革和重組。
洪明華(ANG Beng Wah)簡介:
新加坡國立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教授,同時兼任能源研究所高級首席研究員。2001-2007年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系主任,現為國際期刊Energy Economics的主編之一,Energy的副主編,同時為Energy Policy等四個其它國際重要期刊的編委。洪教授在能源需求模擬和分析方面有30余年的研究經驗,在能源指數分解分析技術的發展上作出了重要貢獻。